Mar
18
追踪包裹的利器:Packagetrackr
March 18, 2009 | 6 Comments
在美国有网购经验的朋友,肯定有过这样经历:下了订单后,每天都要查一下包裹运到了什么地方,估算下什么时候才能送到家里。这时,你需要反复上UPS或是FedEx的网站,输入一长串的tracking number。如果你同时购买了几件商品,而又通过不同的快递公司运送,这个过程每天重复几次,着实让人烦心。
今天,一个华人朋友给优比客介绍了他开发的Packagetrackr网站,很好的解决了查询包裹的问题。这个网站可以帮助用户追踪十几家快递公司的包裹信息,而且能够自动识别tracking number,并将已经查过的number保留在系统里。如果用户在网站上注册,那就可以进一步管理账户中所有查询过的包裹信息,包括按照运送状态(运送中、已送达等等)和快递公司进行过滤。
Packagetrackr还允许用户通过RSS feed来订阅包裹运送信息,每当包裹状态发生变化时,用户就会在RSS阅读器中接到通知。此外,用户可以通过iPhone来获取Packagetrackr上的包裹信息。事实上,Packagetrackr的iPhone App做的非常好,曾被 Apple Web App Store 选为 Staff Picks,并在 Web App Store 中Feature App 的位置上停留过一段时间。而Packagetrackr网站本身也曾被Google App Engine 被选为 Editor Picks,并获得过Mashable的Open Web Award提名。
打开Packagetrackr的页面,本客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网站制作非常专业,很像是硅谷有VC资金支持的成长型创业公司的产品。页面上Google Map的mashup与tracking information结合的很好,直观的展示了包裹从发货地到达目的地的整个路线。本客查询了最近购买的一台电脑,看到地图上它在深圳组装后,千里迢迢赶到美国的全过程,直感叹PC厂商压缩成本的不易。
Packagetrackr的可用性设计,是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典型。虽然还有一些地方可以提高,但它确实是本客最近看到由华人开发的最有美国味的网站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整个网站是这位朋友在1年时间里独自开发而成的。以前,本客一直怀疑华人能否开发出美国主流的互联网应用。现在看,这个可能性正在被Grouply和Packagetrackr这样的网站不断放大。也许华人网络创业者,很快可以在互联网的发源地争得一片自己的天空。
Packagetrackr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,就是商业模式的寻找。目前网站的访问量所带来的广告收入,要撑起一家独立运营的公司,颇有难度。也许与大型网络零售商合作,提供完善的用户订单追踪服务,是这家网站扩大用户数量和收入的一条捷径。
像Packagetrackr这样的小应用,看似简单,却在一点一滴之中,不经意间改善着我们的生活。虽然我们经常提起的是YouTube、Facebook这些“大”公司,但美国互联网创业文化的精髓,恰恰就在这点点滴滴之间。罗素说,“参差多态,乃幸福本源”。在互联网行业内,又何尝不是如此。如果我们的网站,能少一些复制,多一些个性化的小品,那中文互联网世界,也许会更加美好一些。
Comments
6 Comments so far
参差多态,乃幸福本源
CL754811995DE
CL755696580DE
Wow! After all I got a website from where I be capable of
really obtain useful facts concerning my study and knowledge.
960730819058
http://peacockweddinginvitations.net/invites/161765626139503397_teal_blue_peacock_wedding_4_25x5_5_paper_invitation_card It’s asking a great deal that things should appeal to your reason as well as your sense of the aesthetic.